廷昊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射手中文网www.workathomeinfo.org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宁夕肩扛破筐、腰挎柴刀、手提草苫子、腋下夹着破麻袋,大步流星向村北行去。

“宁二,这是要去种田啊?哎呀,瞧我这记性,你家的地不是早卖了吗?”路过的村民揶揄道。

“宁二,你这一身打扮,是要去逃荒吗?家里的小媳妇不要啦?”另一人起哄。

“……”

沿途遇见的村民们,几乎无一例外地拿宁夕打趣。他们不怕宁夕,因为这个宁老二虽然人见人嫌,却是个胆小鬼,只会干些偷鸡摸狗的勾当,从不敢正面与人冲突。

宁夕懒得与这些乡亲们计较,前任欠下的债,他这个接班人可没打算偿还。被众人调侃得烦了,索性说自己是去山里打猎,此言一出,立刻引来一阵哄堂大笑。

“哈哈,就你还打猎?你要真能打到猎物,我请你吃白面馒头!”

“你们那算什么,宁二,你要是能打到猎物,老子就把这粪叉生吞下去!”

“宁二,加油啊,一定要打个猎物回来,咱们看他怎么吞粪叉,哈哈,哈哈哈……”

卧龙村北边连着一片巍峨山脉,村民们口口相传唤作“北山”,至于官府地图上标记的正式名讳,身为世代务农的原主,我是一无所知。

村与山之间,横亘着一条宽度约摸几十米、深度十几米的大沟壑,村民们亲切地称之为“卧龙沟”。这沟壑并非干涸无水,其底部流淌着源自北山的潺潺溪流。雨季时,溪水丰沛,足以填满整个卧龙沟,甚至汹涌至村中;即使在平日里,那溪流也有五六米宽,深处足以淹没一个成年人,寻常人无法轻易穿越。

幸亏沟上最窄处搭着一座独木桥,否则我宁夕恐怕只能冒险从结冰的沟底溜过去。想起前次在这卧龙沟底滑冰不慎坠入冰窟窿的经历,至今仍心有余悸。那时一同嬉戏的孩童们如今一个不见影儿,毕竟,险些丧命的教训摆在那儿,哪家大人还敢让孩子再来此处涉险?

颤颤巍巍走过独木桥,我心中暗自庆幸,新雪刚降,桥面湿滑难行,低头瞥见沟底寒冰,顿觉一阵眩晕。若真是一脚踏空,我可不敢奢望还能幸运地再穿越一次。

终于是安然落地,我长舒一口气,选了棵粗壮的松树,清理周围积雪,露出地面。找来一根硬朗的树枝,绑上麻绳,撑起竹筐,筐底撒上家中剩余不多的碎米。随后,取出筐中的草苫子,铺于松树背后,人趴上去,草苫子裹身,手中紧握麻绳另一端,静待猎物上门。当然,我也没忘记用雪将暴露在外的麻绳遮掩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修仙小说推荐阅读 More+
穿成高岭之花的心尖宠(修真)

穿成高岭之花的心尖宠(修真)

晏夕时
程雁书穿进了一本烂尾修真小说里。系统要求他攻略清高绝俗、天人之姿的大师兄韩知竹。没想到,大师兄是一朵没有俗世欲望的高岭之花。程雁书嘘寒问暖,关怀备至,却被高岭之花冻得哆嗦,周围人纷纷报以感同身受的目光,安慰他:大家都一样,冷冷更健康。但冷着冷着,又似乎有些不一样了?程雁书受了伤,韩知竹训诫他学艺不精,却捧着药捧着糖,哄着怕苦的他喝药。程雁书修为不够,韩知竹虽责备他浪费天赋,却在修罗场中不护自己只
修仙 连载 38万字
汉末潜龙

汉末潜龙

星衍九州
现代的两个三国迷,意外重回汉末三国,意与曹孟德,刘玄德和孙仲谋,一争这天下
修仙 连载 34万字